红军编写的革命歌谣
报道红军强渡大渡河的油印报
80多年前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是举世闻名的壮举,而中国共产党在长征途中的思想政治工作,则是这一壮举得以完成的重要保障。在物资极其匮乏,斗争形势极为严峻的长征途中,红军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政治宣传工作,写下了中共思想政治工作史上最为光彩的篇章之一。
一、长征中红军开展政治宣传工作的对象及其内容
红军的宣传工作,由各级政治部负责。总政治部和方面军政治部内设宣传部,军(军团)和师政治部内设宣传科,团政治处内设宣传队,军(军团)以上宣传部内设报社,分工负责所属部队的宣传工作。长征中的红军宣传工作大致可分为对各族民众的宣传、对红军战士的宣传、对敌军官兵的宣传。
1、对各族民众的宣传
红军长征共经过了11个省,如江西、湖南、贵州遵义等地区,均以汉族居民为主。在这些地区,红军每到一处,即发出安民布告,撰写张贴标语、散发传单,召开群众大会,用实际行动安定民心,团结民众。比如,红军进占遵义城后,召开了遵义市空前规模的群众大会,会场设在第三中学的操场上。毛泽东与朱德先后登台宣讲。毛泽东向大家讲解了共产党与红军的各项政策,说明了共产党愿意联合国内各界人民,各方军队一致抗日。接着朱德介绍了红军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而“每个红军兵士都晓得三大纪律和八项注意”,是红军能够赢得沿途民众支持和帮助的重要原因之一。
红军长征经过的西南、西北的大部分地区,多为少数民族群众聚居区,苗、侗、布依、仡佬、彝、藏、壮、回等少数民族众多。这些地区地处祖国边缘地带,交通信息闭塞,经济社会发展落后,并且由于历史上中原统治者长期的民族压迫与剥削,各少数民族对汉族,特别是对汉人军队误解较深。因而,长征队伍能否处理好与少数民族群众的关系,以顺利通过少数民族地区,也成为红军能否取得长征胜利的重要考验之一。为唤醒各族民众的觉悟,扩大中共和红军在人民群众中的影响,红军高度重视对党的少数民族政策的宣传与执行。1934年12月24日,红军进入苗族聚居区,为了加强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严格部队纪律,总政治部主任李富春签发了《关于我军沿途注意与苗民关系加强纪律检查的指示》。指出:“最近我军经过之地,地瘠民贫,苗民甚多,各部队更应向战士详细解释,严格督促:(一)明确传达与执行本部对苗民指示,不打苗民土豪,不杀苗民有信仰的甲长、乡长。(二)山田牛少,居民视牛如命,绝不应杀牛。土豪牛要发给群众,严厉处罚乱杀牛者。(三)加强纪律检查队、收容所工作,在宿营地分段检查纪律,开展斗争,立即克服一切侵害群众、脱离群众行为。”这些宣传工作的进行,有效地提高了红军广大指战员执行党的民族政策的觉悟。在他们模范言行的感召下,当初曾听信谣言的群众纷纷返回家中,帮助红军,支援红军,甚至参加红军,军民之间建立了鱼水深情,极大地方便了红军在贵州的转战。
对于少数民族宗教上层人士,红军制定对其争取、团结的政策,建立广泛的民族统一战线,并以实际行动赢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如红军长征行至四川时,1935年4月,红三十军政委李先念代表红军与藏族德格土司的代表夏克刀登签署《互不侵犯协定》,其见证了党的民族政策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宣传成效。同年5月,刘伯承与彝族首领小叶丹彝海结盟,在彝族群众中产生了广泛影响。在西康藏区,许多活佛喇嘛,以最虔诚的佛教礼仪,欢迎红军的到来。同年8月初,在羌族聚居区,在红军的宣传下,世袭土司安登榜接受红军主张,成为羌族近代史上第一个率众参加红军的少数民族上层领袖人物。
2、对红军战士的宣传
对红军战士的宣传,主要通过下达指示、出版报刊、开会宣讲、战斗及行军的动员等方式进行。其主要任务是结合形势,使广大指战员明确红军在不同阶段的战略方针和中心任务;鼓舞士气,提高指战员的军事素质;给地方工作以指导,使广大干部战士明确在不同地区的不同工作方法,统一全军思想。
首先,宣传部门通过下达指示,把党的战略方针和中心任务及时传达给广大指战员。如1934年12月18日,宣传部门下发《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战略方针之决定》,向红军战士传达黎平会议决议精神。1935年1月14日,总政治部发布关于地方工作的指示信。
其次,充分利用报刊及设立宣传鼓动棚向广大指战员进行宣传。长征途中,各方面军及军团都出版了油印报刊。如红军总政治部出版的《红星》报、《前进报》,红四方面军出版的《红色战场》报,红二、六军团出版的《战斗报》,红一军团出版的《战士》报等,都发挥了重要宣传作用。1935年2月10日,《红星》报发表社论,号召广大红军战士“为创造云贵川边新苏区而斗争!”刊发《克服桐梓遵义的战斗》《经过大渡河沿岸胜利的总结》等新闻报道,通过向广大红军指战员报道红军胜利的消息,提高他们的斗志,增强他们的信心。
时任中革军委副主席周恩来的警卫员魏国禄回忆,长征途中,红军经常设立宣传鼓动棚,专门用来做宣传动员。如红军离开遵义向土城方向前进时,从宣传鼓动棚里就传出“同志们,快步行,前进路上遇阻敌,今天行军八十里,毛主席亲自来率领。红军战士志气大,一切困难都不怕,为了北上打日本,千难万险踩脚下”的快板书声。
另外,红军政工干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利用行军与作战间隙,向红军战士做宣传鼓动。如肖锋日记中记载,1935年1月1日,“一路上,我们干部们分别和战士们边走边谈,根据师首长报告精神,反复说明我们要继续走,将来会有立脚的一天,要反对悲观论调,打过乌江去”。
3、对敌军官兵的宣传
长征路上,面对敌军优势兵力的围追堵截,通过宣传,瓦解敌军斗志,是红军摆脱和战胜敌人的重要手段。红军利用国民党中央军与西南地方军阀的矛盾,国民党军队中官兵对立的矛盾,通过多种形式,积极开展宣传攻势,瓦解敌军,服务于红军的战略转移。
如在贵州遵义县鸭溪区金钟乡荷莲村凉亭壁上书写的《十告白军》称:“白军弟兄,我是红军,我们彼此,都是干人。你不打我,我不打你,联合起来,□个团体。团体□得紧又紧,打下贵云川三省,三省到处起红军,三省干人都笑醒。三省干人千千万,一打土豪二分田,三不交租四抗债,五抗苛捐六抗税,七条人人要吃饭,八条个个要衣穿,九条工钱要增加,十条百货要便宜。这个十条都做了,人人都说红军好。红军天下有威名,那个军阀不打倒。亲爱的白军兄弟们,我们说了就要行。不靠他人靠自己,不靠菩萨靠凡人。世上何人最尊贵,头等只有工农兵。土豪劣绅小杂种,贪官污吏大臭虫。帝国主义一齐滚,国民党请他进茅坑。只有苏维埃才能救中国,只有共产党能够得太平。我们说的完了,请你老哥下决心!”
再如1935年1月1日,总政治部发出的《关于瓦解贵州白军的指示》,分析了贵州白军的特点,“组织成份上以贵州人占多数,且包含苗、瑶等少数民族籍”,“大多数士兵吸鸦片”,“士兵生活极端恶化,并受着长官极残酷的、封建的虐待与压迫”,因而该指示对贵州士兵提出“不打抗日红军,哗变拖枪当红军打日本!”“红军为解放贵州群众而来,哗变拖枪当红军来打土豪分田地,赤化贵州”等口号,并要求红军战士身体力行,积极开展瓦解白军的工作。同一天,总政治部还发出《给中央军和黔军弟兄们的信》,通过红军和国民党军、黔军的对比,号召中央军和黔军弟兄“打倒薛岳、王家烈!不替薛岳、王家烈打仗,拖枪当红军去”。
二、长征中红军开展政治宣传工作的形式、方法及其内容
1、布告标语
布告、标语是红军每到一处经常使用的宣传形式。长征途中,红军颁发多个宣传党的革命主张的布告,如《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告民众书》(1934.11)、《出路在哪里?》(1934.11.7)、《中国共产党十大纲领》(1935.1.15)、《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布告》(1935.1)、《总政治部关于地方工作的指示信》(1935.1.14)、《总政治部关于宣传教育工作要点的指示》(1935.4.1)、《总政治部关于各部队立即动员遍写标语的命令》(1935.2.27)、《总政治部关于进入遵义城的通令》(1935.1.8)等。
长征途中,无论战斗多么频繁、激烈,所处环境多么艰苦,积极书写标语口号都是红军官兵的自觉行为。这些宣传标语和口号有的写在民房的墙壁上,有的写在木板上、石壁上、墙头上等。书写的材料有墨水、锅灰水、石灰水、泥巴水等。宣传内容丰富,党的革命性质和纲领,红军宗旨和纪律,革命任务和前途,北上抗日主张等。据不完全统计,红军长征沿线的标语口号,至今完整保存下来的就有7000多条。以写在贵州的红军标语为例,其宣传的内容包括如下6大类。
一是关于中国共产党、共青团和工农红军的。有标语口号写道:“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政党!”“共产党是中国革命唯一的领导者,拥护共产党!”“拥护中国共产党!拥护共产青年团!”“我们是无产阶级的军队!”“红军是工农自己的武装力量!”“红军是帮助干人的军队,当红军去!”“红军是工农的军队,工农群众不要害怕,不要逃跑上山!”“红军不拿群众一点东西!”“红军(是)公买公卖的!”“红军不拉夫!”
二是关于抗日的。有标语口号写道:“红军是民众抗日战争的主力军!”“红军是抗日的武装!”“拥护苏维埃中央政府对日作战!”“全国民众总动员,为保卫中国而战!”“反对帝国主义瓜分中国!”
三是关于打倒国民党军阀和贪官污吏的。有标语口号写道:“打倒卖国贼汉奸的国民党!”“蒋介石是卖国贼!““打倒国民党政府!”“打倒剥削屠杀贵民的军阀王家烈、犹国才!”“打倒屠杀贵州工农民众的薛岳!”“打倒贪官污吏!”
四是关于发动群众及打土豪、分田地,反对苛捐杂税的。有标语口号写道:“工人组织起来,增加工资,改良待遇!工人农民加入红军实行土地革命!”“农民组织赤色农会!”“工农暴动起来组织抗捐军,实行不交捐不还债!”“谁是世界上的创造者,唯有我们劳苦工农!”“勇敢坚强的贫苦工农,当红军去!”“实行耕者有其田!”“农民暴动起来,武装起来,实行打土豪分田地!”“没收地主阶级的田地财产,分配给贫苦农民,立即实行八小时工作制!”“取消一切苛捐杂税!”“取消国民党的一切苛捐杂税、焚烧田契借约!”“取消百货厘金!”
五是关于瓦解敌军的。有标语口号写道:“欢迎贵州白军拖枪过来当红军!”“红军是帮助工人农民的,白军是帮助土豪劣绅的,不当白军,当红军去!”“白军不打红军,北上抗日去!红军优待敌军俘虏!”
六是关于民族平等的。有标语口号写道:“政治上、经济上苗人、侗人与汉人有同样的权利!”“反对国民党压迫与屠杀苗、瑶等弱小民族!”“反对王家烈、犹国才对苗人的一切苛捐杂税!”
2、歌曲歌谣
歌曲歌谣以明快的节奏,丰富的内涵,成为长征中红军鼓舞士气的有效形式。如《反攻歌》:“战士们,高举鲜红的旗帜,奋勇的前进,配合那全国的红军,要实现总的反攻,创造新的革命根据地,大家齐努力!”其反映了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红军被迫长征,但并未被失败和困难吓倒,并未对前途丧失信心,而是坚定信念,勇往直前。
《红军纪律歌》是红军长征中经常唱的歌曲,“英勇的红军指战员们,百倍紧张起来啊!提高红军铁的纪律,保证战争的胜利。军纪党纪,战场纪律,平时好坏,关系战时胜利,一桩一件,一时一刻,严格遵守莫忘记。上级命令,坚决执行,毫不动摇,毫不犹豫,不打折扣,不讲价钱,彻底执行要努力。遵守时间,动作迅速,整齐清洁,爱护武器,提高礼节,积极努力,松懈散慢要反对。”其反映了红军铁的纪律,以及铁的纪律在保证红军胜利中所起的作用。
《再战遵义歌》唱道:“遵义城边的决战,我们胜利了,打得烟鬼王家烈烟枪丢掉。遵义城边的决战,我们胜利了,打得军阀吴奇伟两腿飞跑。遵义城边的决战,我们胜利了,这是胜利的开始,不要骄傲。”其反映了遵义大捷后红军指战员精神振奋的状况。
3、演讲集会
长征中红军利用一切集会,向广大红军战士和当地群众宣传党的主张。中央红军进驻遵义城后,多次召集群众,向群众宣讲革命道理。如在天主教堂召开“群众代表大会”,红军总政治部代主任李富春在会上向群众说明了共产党和苏维埃的主张,会上还向群众散发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告民众书》《出路在哪里?》等文件。
4、报刊文章
红军总政治部不断颁发宣传文告和动员令,即使在最困难的时期,红军宣传报刊依然出版发行。长征路上,“《红星》报的工作人员,用两条扁担挑着四个铁皮箱子,随着中央军委昼夜行军。他们挑的铁箱里装着办报的全部设备:一台钟灵牌油印机(为了轻装,走到湖南时扔下,另外买了一个手滚油印机),几盒油墨,几筒蜡纸,几块钢板,几支铁笔和一些毛边纸。他们一到宿营地就支起铁箱子做办公桌,常常在国民党飞机的轰炸下坚持写稿编报”。乌江战斗不久,《红星》报发表廷梁的《伟大的开始,1935年的第一个战斗》,报道了乌江战斗的战绩和中革军委奖励乌江战斗英雄的消息。
5、漫画
红军长征中,作为宣传画的漫画,多结合标语,图文并茂,形象而通俗易懂,为识字不多的民众喜闻乐见,宣传效果明显。如贵州遵义县枫香坝存留一幅主题为宣传红军运动战的宣传漫画,画中以红军战士为背景,山头高插“运动战”的旗帜,旁书:“把红军运动战的特长,最高度发扬起来!”同样的宣传画在四川省九丝城镇官田村也有发现。贵州遵义县苟坝黄村有一幅中央红军绘制的宣传画,画中书写“打大胜仗,消灭国民党顽敌,为创造新苏区”,左侧写有“打倒王家烈”,倒地者为王家烈。云南九龙镇发现一幅中央红军长征时期的宣传漫画,画中一队农民武装,高举游击队的旗帜,押着一个土豪游乡示众。四川古蔺县观文镇有一幅扩军宣传缎画“当红军去”。该画画在长方形的粉红色缎面上,画面上绘一“加入红军报名处”木牌,报名处前两名红军战士在欢迎群众来参加红军,两侧书写“勇敢的工农当红军去!”落款为“洪江6宣”。
6、文艺演出
如话剧、相声、快板、花灯等。长征中,红军宣传文艺战士以通俗的戏剧舞台艺术形式进行宣传,既活跃了军民生活,又起到了宣传红军主张、教育鼓舞民众的作用。这些戏剧主要有《打倒王家烈》《红军来了》《干人的心》《夫妻争当红军》《打倒国民党》《反对卖国投降》《红军办事处》《打土豪,闹翻身》《打倒压迫》《当红军去》《一只破草鞋》等。其中《干人的心》剧情是:一家干人正在打粑粑,地主来了,干人把粑粑藏起来,地主没查到,区长、保长来查,也没搜到就走了。红军来了,地主、保长、区长跑了,干人拿出粑粑来敬红军,红军十分感动,吃了干人粑粑,给干人一块银元,干人也十分感动,参加了红军。美国记者、传记作家埃德加?斯诺对红军长征中戏剧宣传有很好的评价,他在《西行漫记》中写道:“不是他们给世界提供什么有艺术价值的东西,他们的设备这么简陋,可是却能满足真正的社会需要……没有比红军剧社更有力的宣传武器了,也没有更巧妙的武器了。”
三、红军长征中政治宣传工作的特点
1、形式多样,不拘一格
长征中,红军每经过一个城镇、村寨,都会利用标语,口号,传单,报刊杂志,集会演讲,歌曲歌谣,漫画等宣传革命真理,宣传共产党的政策主张。以标语为例,有墨写的,有炭灰写的,有写在纸上张贴的,有写在墙壁上的,有写在门板上的,有刻写在石头上的,字体有楷体、草体,颜色有黑色、红色等,字数有长有短。
2、通俗易懂,喜闻乐见
长征中的宣传,无论是标语文告,还是文艺演出,都以通俗易懂,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如《给中央军和黔军弟兄们的信》,开篇直写:“中央军和黔军弟兄们:狼心狗肺的军阀薛岳、王家烈已经把你们的残废弟兄送到贵阳附近强迫开煤矿去了。”红军在黔北的标语:“红军到,干人笑,绅粮叫。白军到,绅粮笑,干人叫。要使干人天天笑,白军不到红军到。要使绅粮天天叫,白军兄弟拖枪炮。拖了回头跑,打倒军阀妙!妙!妙!”这些标语文告,以富有贵州地域文化的词语,以简短易记、朗朗上口的句子,以鲜明的阶级对比手法,表达了深刻的革命斗争内容。
3、就地取材,贴近生活
以标语宣传为例,贵州多墨写标语,黔北民居多为木板结构,红军当年留下的许多标语都是在居民的板壁上。四川多石刻标语,当地多石山,红军驻留时间长,可以较从容地在石头上刻写标语。红军进驻黔北时,休养连的王泉媛和洪水等人领导红军之友社编剧上演小话剧《苛捐杂税多如毛》,揭露贵州军阀拉丁派款,剥削百姓,苛捐杂税,多如牛毛。王泉媛扮演贵州省长王家烈,戴着礼帽、墨镜,拖着文明棍,自演自唱,表演得活灵活现,打动了台下观看的民众,戏到高潮,群情激愤,观众和演员同声高呼“打倒王家烈”,戏演完,再演说,一次就发动了500名青壮年参加红军。
4、领导重视,大家参与
红军首长带头开展宣传鼓动工作,红军宣传战士只要有条件就在沿途书写或者印发宣传标语和传单,红军业余剧团在行军间隙为战士与民众演剧、演说。1935年2月27日,总政治部发布《关于各部队立即动员遍写标语的命令》,要求“各部队立即动员自己各部队中凡能写字的,用木炭,用毛笔,用大字,用小字,在屋壁上,在门板上”遍写标语,而且规定“每人每天至少写一条,从连队到军团的军队干部以身作则自己动手写,写满整个宿营地”。长征途中,被称为脑、脚、手“三个不停的人”的董必武,遇到一块好的墙壁,就往往会打开墨盒,提起毛笔,在上面写起标语来。
总之,长征途中,中国共产党人与广大红军战士,以其坚定的信念、高昂的斗志、满腔的热情和无尽的聪明智慧,将革命思想和革命理论与中国民间话语表述相结合,谱写了长征路上中国共产党政治宣传工作的壮美诗篇。有人说,红军长征以“真”开始,以“善”为历程,以“美”为最终的追求,中国工农红军以其超越生命极限的精神为人类创造的长征文化,以其绚丽的光彩昭示着不朽的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