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报:对涉军谣言应该出手就出手,莫让造谣无代价
钱宗阳 郭领领
随着网络自媒体的发展,各种言论可以通过微博、微信等平台轻松传播。公众面对海量信息时,往往不求甚解甚至不问是非,这就为网络谣言的传播提供了温床。
11月23日上午,一则“‘老虎团’军人参与集体猥亵红黄蓝幼儿园儿童”的网络谣言突然爆发,将与案件并无关联的部队官兵拽进了舆论漩涡。一时间,“躺枪”的子弟兵承受着网上难以计数的猜疑甚至谩骂。面对汹涌而来的网络谣言,部队有关部门并没有把头埋进沙子里,生生吞下这个“哑巴亏”,而是及时展开调查,果断发声辟谣,依法进行维权,有效遏制了谣言传播。
明枪易躲,暗箭难防。网络信息时代,类似事情的发生绝非偶然。过去,部队在围墙内,外面的世界似乎很遥远;如今,一根网线通南北,军人不可能再置身“网”外。截至今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到7.51亿,网友发声渠道日趋多元,表达热情空前高涨,一些针对部队的谣言不时借助网络传播,网络成为军队依法维护自身形象和公信力的重要战场。
网络谣言,始于恶意,止于智者,终于真相。面对形形色色的涉军网络谣言,我们要深入观察和思考,既要解决网络谣言传播问题,又要发挥法律惩戒威慑作用,让那些心存侥幸妄图扰乱视听者明白“网络有规矩,传谣必受罚”,彻底铲除涉军网络谣言传播的土壤。
舆情预警——
早发现早处置,莫待“针眼”变“漩涡”
“有人把网络比作信息的汪洋大海。在这片大海里,谣言影响范围不大时难发现,爆炸式扩散后却又难清除!”某部一位领导对此感触颇深。
几年前,该部一辆军车不慎与地方车辆发生轻微剐蹭,当事双方友好协商后很快处理完毕。然而,一名围观群众却把现场照片发到微博上,造谣军车“欺负老百姓”。仅仅过了一个晚上,这条微博迅速发酵成为涉军负面舆情。该部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找到当事人还原了事实真相。
“如果我们早点发现这条谣言,在它扩散前就有效处置,辟谣会容易得多。”痛定思痛,该部与地方网信部门加强联系,及时获取涉及部队的网络信息,从中甄别谣言,做好预警工作。
“洪水泛滥之时,如果不能及时发现细小的‘管涌’,‘针眼’就会慢慢扩大成‘漩涡’。”陆军军医大学政治理论与人文社科系副主任张珊认为:目前,部队在涉军谣言预警和早期甄别方面的力量还比较分散,必须尽快完善针对涉军谣言的预警机制,争取早发现早处置。
今年11月19日,由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网络舆论局指导、中国军网负责运维的网络涉军举报平台上线运行。网友可实名或匿名举报发布涉军有害信息和低俗信息、歪曲篡改涉军新闻标题、攻击党对军队绝对领导、歪曲解构党史军史、发布违规信息等内容。
与此同时,一些部队还着手探索运用大数据等新技术来识别和发现网络涉军谣言。武警特警学院副政委张双战说,发动广大官兵和“军迷”参与举报涉军负面舆情,有利于打赢这场网络信息时代的“无形战争”。
理智发声——
有担当有态度,莫让沉默变“默认”
面对突如其来的涉军谣言,是充耳不闻,抱着“清者自清”的心态不予理会,还是正面迎击,果断捍卫军队荣誉?
11月24日18时51分,“军报记者”微信公众号权威发布《“老虎团”政委冯俊峰就涉及部队传闻答记者问》,澄清幼儿园用地不是部队的,部队官兵及亲属没有任何人员参与该幼儿园经营等工作,没有发现官兵涉及传言中的所谓猥亵等行为。
这一天,这条微信在网上刷屏。有网友感慨:“敢于实名回应网友关切,这是一支军队的自信。这一次,部队反应很快!”
国外社会学家曾总结过一个公式:谣言的杀伤力=信息的重要性×信息的不透明程度。近年来,我军新闻发言人制度在澄清网络谣言过程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多次发声澄清混淆视听的谣言,我军多个军种也已经设立了新闻发言人。”第79集团军某旅政治工作部主任卫利刚说,“面对涉军负面舆情,基层部队官兵也应该认真分析、理性思考,不仅要避免人云亦云,还要掌握基本的回应技巧。”
能不能及时果断发声,体现的是担当和气魄;会不会清晰准确发声,体现的则是能力和智慧。2015年夏天,针对网上恶意造谣抹黑革命英烈的歪风邪气,部队有关部门联合国家网信办开展了“我们和英雄在一起”网络名人进军营活动,打响了一场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捍卫革命英雄精神的网络战役。
针对《经不起推敲的邱少云》等涉军网络谣言,军报新媒体和网友用“军人生理学”的概念坚决予以回击。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廖敬文感动地说:“子弟兵就是信仰坚定、能力突出、本领非凡的‘特殊材料制成的人’!他们是我们的钢铁长城!”
依法维权——
该出手就出手,莫让造谣无代价
11月25日,北京警方接连通过网络发布通报:编造“老虎团”人员集体猥亵幼儿虚假信息的刘某已被抓获,并被公安机关依法行政拘留。
谣言止于智者,更止于“治”者。2013年9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布《最高法、最高检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使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5000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500次以上的”,应当认定为诽谤行为“情节严重”,可以入罪。《解释》还特别明确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犯罪适用公诉程序的条件,即“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随后,网信办等有关部门也接连出台了一些规范网络信息发布秩序的规章。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近年来,部队加大了利用法律手段打击造谣传谣、维护自身形象方面的力度。许多部队与驻地公安机关和网络管理部门开展联合整治行动,净化网络空间,维护军队荣誉。
2015年5月,军委有关部门联合地方公安机关,对邓某等10人在微博、微信、论坛编造散布“部队惊天黑幕”等涉军谣言进行了依法处置,造谣者受到法律制裁。
基于新媒体环境,人民网舆情监测室提出了“黄金4小时”原则。第78集团军某旅政治工作部主任赵广宇谈道:“以往一些部队在应对谣言时,往往慢半拍,错过了辟谣的‘黄金时间’。兵贵神速,打赢网络舆论保卫战同样如此。要及时运用法律这把利剑,该出手时就出手!”
封停“谣号”——
查源头堵渠道,莫让谣言有温床
不怕敌人的利剑,只怕群众的误解。某人武部政委张正阳说:“我们每年都大力开展征兵宣传,鼓励优秀青年参军。但如果涉军谣言肆虐、军队形象崩塌,还会有人愿意参军入伍吗?”
让张正阳忧心忡忡的是,一些知名媒体、网站和人物也不加甄别地随意转载涉军网络谣言,给谣言的传播提供了助推力。近年来,网络自媒体迅速发展,一些自媒体平台为了吸引眼球、博取关注,频频转载发布涉军“小道消息”和假新闻。
一位军媒记者认为,部队应该联合地方有关部门加强监测监管,依法依规封停和删除一批“谣号”,从而减少谣言滋生和传播的温床。同时,部队也应该积极进军网络新媒体,培养一批自己的知名自媒体。
今年11月24日,武警部队政治工作部与“今日头条”举行了合作签约仪式,借助地方网络媒体将“中国武警发布”政务头条号打造成为武警部队官方权威信息的发布平台,实现精准推送传播权威信息,展示部队正面形象。这是部队在打造自身发声渠道上的有益尝试。“造谣传谣的账号被大量关停,部队的权威发声渠道日益畅通,谣言的生存空间就会越来越小。”一位网友留言说。
“打击涉军网络谣言就像斩除杂草,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这注定是一场持久战。”经历了一场场涉军舆论风波,部队正在逐渐完善依法应对涉军谣言的体制机制,一位部队领导坚定地说,“我们这支军队过去没有被敌人的刀枪打败,今后也绝不会被网络空间看不见的敌人打败。”
(原题为《无辜“躺枪”,靠什么击碎网络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