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贼喊捉贼 中国小心中计
太阳报:力拓谍案政治化 北京面临大考验
大举买美债 外储风险有增无减
汪洋:GDP数字好看但浪费财富
官员财产公开何时走出“低水平试点”
东方日报:日本贼喊捉贼 中国小心中计
日本昨日公布的二○○九年版《防卫白皮书》对中国军力发展说三道四,指摘中国军费快速增长,又挑拨台海两岸关系。日本这种贼喊捉贼的做法,实际上是为加快发展日本军力制造舆论。
日本今次发表的《防卫白皮书》,花了很大篇幅描述中国军力发展,着重指出中国军费连续多年以两位数增长,而日本军费则连续七年下降;另外,白皮书对中国发展现代化的海空军也语多不满,强调要提高警惕。按照这一看法,解放军战斗力超级强悍,已成为东亚的不稳定因素,日本如果不赶快发展,很快就会被中国亡国。
日本《防卫白皮书》的论调,无疑是为了塑造敌人,为日本扩充军备鸣锣开道。中国最近几年的军费增长较快,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弥补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亏欠以及提高军人待遇,而日本军费下降,完全是因为日本军费持续多年基数较高。这好比两个城市,一个原本破烂不堪,为了加快建设,每年投入自然比较多;一个已经高度繁荣,设施完备,所需投入自然较少。所以,日本的这个指摘,完全站不住脚。
实际上,最近几年日本军力一直高速膨胀,为了长期霸占钓鱼岛,日本防卫省已向靠近钓鱼岛和台湾的与那国岛派驻陆上自卫队。该岛距离台湾约一百一十公里,距离钓鱼岛一百七十公里,距日本冲绳有五百公里,日本过去从未在此驻军。
防卫南移 以战护钓
日本此番准备在与那国岛驻扎陆上自卫队力量,再次表明日本未来的军事防卫战略重心持续向西南方向转移。日本优先将先进装备配备到西南方向,大幅度增强西南部飞机和战舰数量,譬如日本已经把驻守在冲绳那霸空军基地的“鬼怪”式战斗机全部更换成更加先进的“鹰”式战斗机;加强西南部自卫队的合成训练和与美军的协同作战能力,把所谓“岛礁防卫”正式列为自卫队的任务目标,以加强对中国的军事遏制。
事实上,日本针对中国海空军特点不断加强军事演习,最近中国海军在前往第二岛链途中,便受到日本海上自卫队的一路监控。而日本政要和自卫队高官访华时,都不忘记敦促中国停建航空母舰。
可以说,在美国的放纵下,日本自卫队早已成为出笼的老虎,对东海海域虎视眈眈。中国对此必须高度警惕,特别是日本在钓鱼岛周边不断加强军备,企图以战护钓的意图愈来愈明显。中国若不针锋相对,恐怕钓鱼岛将永远也无法回到中华民族的怀抱。
中国军力经过这几年苦心经营虽然有所提高,但遗憾的是,战斗意志与决心却大大退步,东海争端如此,南海争端也是如此,四面危机之下,反而到处宣扬和谐海洋理论,岂不怪哉。
太阳报:力拓谍案政治化 北京面临大考验
力拓间谍案持续发酵,不仅澳洲政坛朝野总动员,而且连美国也悍然出手,不断对中国施压。力拓谍案的政治化已不可避免,北京能否顶住压力,将此案办到底,举国关注。
最近一段时间,力拓案成为澳洲舆论界最为火热的话题,被中国人视为经济汉奸的力拓上海办事处主任胡士泰,则被澳洲媒体渲染为英雄。尤其是澳洲的反对党将此事作为攻击陆克文工党政府的一个绝佳机会,不断要求陆克文向中国发声,甚至要求其亲自向中国国家领导人打电话施压。
另一方面,美国政府也开始关注此事件发展,最近访华的美国商务部部长骆家辉日前宣称,在会见中国领导人的时候,会就此事向中国方面提出交涉。与此同时,美欧主流媒体也不断抨击中国办案缺乏透明度,西方世界在这个问题上形成一种大合唱的态势。
西方国家主要是从两个方面对中国施压,一是保卫人权的角度,要求中国保障胡士泰的人权,尤其是澳洲媒体;二是认为此案标志着中国改变了改革开放的政策,是对跨国公司变相政治迫害。
这两个理由其实是荒唐的。以保卫人权为名行营救之实,这是西方惯用的伎俩,每次中国抓捕西方间谍时,西方国家便会站出来喋喋不休地教训中国。为美国提供中国核武器机密的中国核武专家沃维汉,去年被判处死刑时,美国等西方舆论也抨击中国没有人权。
人权施压 惯用手段
其实,人权都是相对的,在西方国家眼中,谁对他们作的贡献大,谁就有人权。沃维汉将东风三十一导弹的绝密图纸都出卖给美国,使美国完全掌握中国核武器内幕,居功至伟,他就应该有人权;胡士泰将中国钢铁行业的机密一网打尽,使中国这几年在钢铁领域直接和间接损失超过七千亿元,作为澳洲英雄,他也应该有人权。
相反,那些损害西方利益者就没有人权。最近被美国以商业间谍罪审判的华裔工程师钟东凡,面临百年刑期,有谁给他争取过人权?中国政府没有,西方媒体更没有!
至于将力拓谍案与改革开放联系在一起,也是西方的一个阴谋,通过上纲上线,将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妖魔化,进而抨击北京领导人保守、固执。但如果中国改革开放如西方所愿,各行各业都像钢铁行业这般任他们鱼肉,这样的改革开放又到底有何意义?
力拓谍案对中国政府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如果胡士泰在西方的保驾护航之下被轻易放纵,这将形成一个做汉奸很安全的样办作用,鼓励更多人成为胡士泰,他们身怀外国护照,在西方翼护之下祸国殃民。
中国外交部日前表示,中国会根据本国司法,将力拓案办到底,但以北京向来崇洋恐洋的特性,当局能否坚持到底,值得怀疑,很可能又是虎头蛇尾。
东方日报:大举买美债 外储风险有增无减
美国财政部的数据显示,五月份中国增持美国国债三百八十亿美元,致使中国持有美国国债总额突破八千亿美元大关。数据再次将中国外储的尴尬暴露于世,然而,在日、俄这些外储大户减持美债之际,中国竭力增持,是否真的别无选择,势必再掀起争拗。中国无形被绑架于美元资产,多年以来不能得到解脱,面对的不仅是资产回报的难题,甚至是美元贬值引起资产缩水的问题,更是金融生态的风险。
应当重视外储激增之中,大比例热钱流入遗害。虽然热钱流入渠道有明有暗,不易测知准确数目,但无法清楚解释来路的外储增额,其中相当部分就是入境炒作的热钱。以二季度为例,新增外储减去贸易顺差与直接投资(FDI)的差额,四、五、六月分别为约三百六十亿(美元?下同)、约六百零六亿及二百四十九亿。热钱的流入反映资金不正常的流程,美国大洒金钱救市,中国去填其财政黑洞,而美国过剩的美元漫游世界,特别青睐新兴市场,可能重点是中国,中国被迫忍受热钱的困扰。
不难注意到,美国与中国相似,大洒金钱救市,繁荣了资本市场却对实体经济帮助有限,美国资本市场繁荣,切合其精于资本运作的需要,于是自由的美元到世界各地去谋取回报,即以中国为例,美元只要以六点二五汇率流入,以六点二汇率回流,大宗资金短线就已赚到笑。此外,尽管大举印钞,美联储都敢大声说未忧通胀,原因很简单,美元漫游全球,各国就是流动性的吸收器,加上不愁廉价商品供应,通胀就涨不起来。
然而,对中国来说,就是另一回事。大量热钱流入不仅制造外储激增的困扰,还由于被动投放人民币,种下通胀的祸患。同时,国际热钱近年更具有快进快出的套现特点,显示投机性加强,内地谷起资产泡沫,就是国内外热钱合力作用的结果,市场忧虑热钱骤撤的风险不无道理。国有商银早前战略伙伴的撤资潮,带来清楚的讯息,“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只存在于歌词中,而不存在于金融利益相搏的现实中。
中国经济数据呈好,回暖迹象愈来愈明显,给了国际游资唱好的借口,以保八有望为契机,国际势必进一步掀起唱好的潮流,将有利进一步推高内地资产价格,对于外资来说不论有意坐货还是套现,都是有利的。或者在本国国内危机纾缓后,热钱炒作的耐性大了,但终究难免有一日会出现撤资,可以预见的是,热钱耐性愈大,肯定胃口愈大,对中国来说就是风险愈大。在这意义上,热钱是破坏金融市场的利器,外储增长不受控制;除了低回报或美元贬值引致缩水以外,对金融安全及稳定是一大忧患。
外储难以抑止的增长,愈演愈烈、久无改善,足见解决问题的决策不力。一直以来,一句“别无选择”挡住了舆论的责难,当局并未有痛下决心坚定切实地转换模式,既不治标也不治本。尽管领导人在不同场合,要求美方保障资产安全,也得到过口头承诺,但可信度有多高,世人心知肚明。正如俗语所言:求人不如求己。与其指望别人保障自己的资产,莫如自己管理好资产,外储分散风险的建议不少,重要的是择善而从,坐言起行,而不是坐等转机,存避过风险的侥幸心理。
汪洋:GDP数字好看但浪费财富
【明报专讯】广东省今年上半年的国民生产总值(GDP)增长7.1%,预计可实现全年增长8.5%的目标。但身为中央政治局委员的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则提醒说,不能为“赶数据”而发展落后生产力,重申要坚持“产业升级转型”,并以“建桥拆桥”比喻现时增长数据部分由浪费社会财富造成。
为期两天的中共广东省委十届五次会议昨日结束,会议公告称,“要进一步把握和处理好国际市场与国内市场、传统产业与现代产业、就地转型与异地转移、‘拿来主义’与自主创新、扩大投资与促进消费等5个重大关系。”显示广东省未来的经济政策仍会加强产业升级和转型。
吁产业升级 不要落后生产力
广东全省上半年GDP为1.65万亿人民币,同比增7.1%。《21世纪经济报道》称,上半年出口总值跌21.8%,财政收入降2.4%,至6月才止跌回升,第二季增速应该超过8.5%。
在中共广东省委全会上,广东副省长林木声表示,“如果金融危机不继续恶化,国家扩大内需拉动经济政策不改变,广东GDP增长8.5%的预期目标是可以实现的。”
而据《羊城晚报》报道,刚刚上任的省委常委、深圳代市长王荣在会议上说,广东经济总量能够保持7%以上增长令他觉到惊奇。此时汪洋即插话说:“说老实话,我目前不太看重这个数据。”
汪洋指有些地方数据好看但浪费了社会财富,“如讲建大桥,这就是(创造了)GDP;大桥塌了他们拆大桥,这又是GDP;再建一次大桥,还是GDP。这3次GDP浪费了大量的社会财富,但是新的社会财富其实只有一次。”汪洋并强调,“如果把精力花在调结构上,花在升级转型上,即便现在数据不好看,将来数据就好看了。”
广东省委副书记、深圳市委书记刘玉浦则坦言,现在很多领导干部包括他自己在内,“把数字看得很紧,降一点就不踏实,老是希望数字不断增长,而对结构调整、产业转型、自主创新等这些工作有点疏忽。”
陈绍基许宗衡撤省委职务
另外,广东省委十届五次全会昨日通过决议,前省政协主席陈绍基、前深圳市长许宗衡及前日广东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厅长刘友君涉嫌严重违纪,根据党章,决定撤销其十届省委委员职务。
羊城晚报:官员财产公开何时走出“低水平试点”
今年6月,四川宜宾市在高县率先试点推行基层领导干部家庭财产收入登记制度,首批76名干部如实申报了个人以及家庭成员收入。该县拟于近期在全县副科级、科级干部中推行基层领导干部家庭财产收入申报制度,并逐步在一定层面公开基层领导干部的家庭财产及收入情况。(《成都商报》7月15日)
又是领导干部财产申报,又是“试点推行”,这样的新闻已经很难让人们产生兴趣了。远的不说,仅今年以来,全国就先后出现了两个著名的“试点”,一个是新疆阿勒泰地区推行官员财产申报公开制度,在阿勒泰地区廉政网上公开披露了1000余名领导干部的个人财产申报情况;另一个是浙江慈溪市推行干部廉政情况公示制度,将全市大部分副局级和局级官员的家庭财产、亲属从业等情况在一定范围内予以公示。相较之下,像宜宾市高县搞的这类“率先试点”,既没有什么新意,也没有实质性的进步,只能给人以一种原地踏步甚至每况愈下的感觉。
改革当然需要试点,但任何试点都需要有一个“从易到难、由浅入深”的统筹安排,也需要设定一个大致的时间界限,否则,改革试点就成了没完没了的低水平重复。就官员财产申报公开的试点而言,第一,试点的层级应该逐渐提高,而不能逐渐下降。在地方试点的基础上,应当至少在一些省会城市和有影响的大城市(如深圳、厦门、青岛)进行试点,乃至在一些省(自治区、直辖市)进行全面试点。第二,在试点过程中,官员财产申报公开的范围和力度应当越来越大,公开财产的内容也要越来越全面,比如应当逐渐扩大到官员配偶、子女的从业及财产状况。
官员财产申报公开制度长期停留于“低水平试点”,其负面效应有三。一是给公众造成“试点疲劳”,让人怀疑这项制度在中国水土不服,永远只能“试点”而不能正式推行。第二,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官员通过正常或不正常手段积累的财产越来越多,他们反对财产申报公开制度的情绪将越来越强烈,反对的力量也将越来越大,这项改革的困难和阻力也将越来越大。第三,改革拖延的时间越长,某些官员通过各种渠道分割、隐匿、转移、“清洗”财产的空间也就越大,即便最终推行官员财产申报公开,他们的财产也不但“少得可怜”,而且“清白得可爱”,这项旨在助力反腐肃贪的制度,也就被某些官员轻而易举地“算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