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打印

张伯驹:“卖自家老宅只为国家收回国宝”

作者:红船融媒   来源:红船融媒  

张伯驹,中国爱国民主人士,收藏鉴赏家、书画家、诗词学家、京剧艺术研究家,民国四公子之一,被称为天下第一藏。文化部部长沈雁冰曾亲笔为捐献8件国宝的他颁发褒奖状。

近日,红船编辑部在张伯驹潘素故居纪念馆对张伯驹外孙楼开肇进行了专访。楼开肇称,有些人收购文物是把它变卖掉赚钱,但是我外公张伯驹他不是。我外公他是只收不卖。真正的收藏家的概念定义是什么?张伯驹就是一个范式。

张伯驹,原名张家骐,字家骐,号丛碧,别号游春主人、好好先生,河南项城人。中国爱国民主人士,收藏鉴赏家、书画家、诗词学家、京剧艺术研究家。曾任故宫博物院专门委员、燕京大学国文系中国艺术史名誉导师,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文化部文物局鉴定委员会委员,文化部顾问,吉林省博物馆副研究员、第一副馆长,中央文史馆馆员,北京中国画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理事等职。新中国成立初期,张伯驹将多件珍贵文物捐献给国家。

张伯驹一生醉心于古代文物,致力于收藏字画名迹,从30岁开始收藏中国古代书画,当初仅为爱好,曾买下中国传世最古墨迹,经他手蓄藏的中国历代顶级书画名迹有118件之多,被称为天下第一藏。此外,张伯驹先生也因保护国宝而被世人铭记,有文章称其为中国第一收藏家:散尽家财护国宝。张伯驹自己也曾说:黄金易得,国宝无二。我买它们不是为了钱,是怕它们流入外国。

01

卖自家老宅只为国家收回国宝

距今1400多年,中国现存最早的画作,隋代大画家展子虔所绘的故宫镇馆之宝——《游春图》

红船编辑部:张伯驹曾经为了保护文物不流失,曾卖掉自家宅子?

楼开肇:他当时是因为展子虔的《游春图》,《游春图》是溥仪从东北走的时候散失在民间了。散失民间以后,就传到了我外公的耳朵里头了。当时我外公讲,像这样的国宝级的东西,应该是国家来把它收购。

于是他就建议故宫博物院,现在社会上有这件东西,咱们故宫博物院应该把它收购。当时可能故宫博物院资金上面也出了问题,我外公他就着急了,他怕这个东西要是被文物贩子卖到国外去就完了。

因为那个时候,基本上就是国内的一些文物,都流失到了国外。有些人收购文物就是要把它变卖掉赚钱,但是我外公张伯驹他不是,我外公他是只收不卖。真正的收藏家的概念定义是什么?我认为张伯驹就是一个范式,他是只收不卖,这才叫收藏家嘛。

收藏了却还在卖,这就不叫真正的收藏家。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天下第一藏这个名号给张伯驹的话,也是很名符其实的。当时他想买《游春图》,可是并没有钱,那怎么办呢?后来他就卖掉了一个占地15亩的宅院,曾经是清朝大太监李莲英的宅子。

据北京青年报报道,北京的弓弦胡同1号曾被张伯驹称为丛碧山房。而张伯驹一生的收藏故事也与这个地点有着重要的关系。张伯驹号丛碧,别号游春主人,他的这两个号都因其收藏的两幅字画而起,而这两幅字画都与弓弦胡同1号有关。

据了解,在张伯驹收藏的书画中隋代画家展子虔所绘的《游春图》是其中的极品,堪称国宝,也正是为了这幅《游春图》,张伯驹变卖了自己位于弓弦胡同1号的豪宅。弓弦胡同1号占地15亩,原为晚清大太监李莲英的宅院。

弓弦胡同1号是张伯驹最喜爱的宅院,这里雕梁画栋,亭台楼阁,游廊婉转,果树葱郁,花草繁茂。听闻张伯驹为了收藏《游春图》要卖掉这所宅院,很多人都为张伯驹不遗余力抢救国宝的精神所感动。

辅仁大学校长陈垣知道此事后,决定以2.1万美元买下此宅。最终张伯驹如愿以偿,购得了《游春图》。

02

他被绑架后宁要字画也不要命

《平复帖》乃西晋大文人陆机真迹,距今已1700年,比王羲之手迹还早七八十年,是中国已见最古老的书道瑰宝,又是汉隶过渡到章草的最初形态。上面盖满了历代名家的收藏章记,由此被收藏界尊为中华第一帖

194166日,一条新闻轰动了上海滩:文物收藏家、民国盐业银行的总稽核兼常任董事张伯驹被绑架,下落不明!后来,这起案件被称为上海第一绑架案

时年65日,张伯驹准备去银行上班,汽车刚出弄堂口,路旁突然冲出三名手持短枪的黑衣人,将车强行拦住,拖出司机,将张伯驹挟持而去。

后来,张伯驹的妻子潘素接到电话,要赎金300万元。潘素立刻跑到了孙曜东面前哭诉。孙曜东是张伯驹的把兄弟,他是伪政府财物总长兼特务总管周佛海的机要秘书。孙一调查,绑架案的背景不简单,竟然有76号的影子。

在上海的极司非尔路中段的76号一座花园洋房,设有日伪特工总部,76号背后其实就是日本军方。孙耀东只能将此事向周佛海汇报,听后。周佛海皱着眉头说:简直胡闹!叫76号赶紧把此事了掉!

76号的特务接到周的命令,才知道惹上了大麻烦,不到羊肉反惹腥臊。就转让了肉票,把张伯驹交给了别的绑匪,关在上海郊区的一家农户家。绑匪也深知张伯驹的背景,没有难为他,耐心地与张家讨价还价,并允许妻子潘素来看望他。

张伯驹对前来探望妻子说:家里那些字画千万不能动,尤其是《平复帖》。万一将国宝流到洋人手里,我张伯驹岂不成了千古罪人?经过八个月讨价还价,绑票从300万讲到40万,除了字画,潘素把能卖的东西都卖干净了,凑足了40万元送了过去。

最后,张伯驹回到家中,立刻携妻回北平后,一病就是三个月。病好之后,张伯驹把包括《平复帖》在内的所有字画一一缝入衣被里,与家人一同逃往西安,一路担惊受怕,寝食难安。好在当时西安没有被日本占领,中华第一帖得以保存下来。

红船编辑部:咱们现在所在的张伯驹潘素故居纪念馆怎么来的?

楼开肇:我外公外婆从东北回来,就一直在这个地方生活。后来去世也是从这个地方走的。纪念馆还是我想出来的,当时这房子很破旧了需要修缮,我们就跟国家提出来国家能不能帮我们修缮。提出来以后,国家很重视,认为应该由国家来做。

当时国务院专门有一个国务院事务管理局负责房屋的一个部门,他们就派人来了。来了以后就跟我们商谈怎么修缮,在谈论的期间,我突发奇想:国家这么重视这件事情,我外公那个时候把所有他珍藏的国宝捐献给国家,我们后人也该做点什么。

当时我就说那这个房子修好以后,如果我们把它做成永久性的能够纪念外公外婆,同时也让热衷于古典传统文化的人,有一个研究、瞻仰的地方。我当时是这样的念头,所以就跟我母亲一讲,我母亲很支持这件事情,那干脆我们就这么做,把故居成立了。

成立故居也得有一个过程。里面还得有一些条件要具备,因为毕竟光是一个空房子也不行。成立故居以后怎么去整理和挖掘?包括遗失在社会上的一些文献资料,他们的一些手札,散落在民间的一些他的遗物东西,怎么去把它保护好?

所以当时我跟母亲讲,单成立故居也不行,我们还要成立一个基金会,也就是后来成立的张伯驹潘素文化发展基金会201512月,国家正式批复成立,是在民政部注册的一级基金会。我们这个故居纪念馆就是这么来的。

红船编辑部:您外公张伯驹还十分痴迷京剧?

楼开肇:外面讲得比较多的一个是他的收藏,另一个就是京剧。他是票友,不是专业搞京剧的,但他这个票友也跟别人不一样。所以这样就能看出我外公张伯驹这个人,他做任何事情他都要做到最好,做到精。

戏曲这一块我外公他是跟俞叔岩学的,俞派老生。俞叔岩最后一共没有几个弟子,但我外公张伯驹却是他唯一的一个不以这个谋生的,但却是他亲授的弟子,而且还是跟他学戏学得最多的。

后来,以至于很多唱俞派老生的都没跟俞叔岩学过,反而是跟我外公学的,比如才去世不久女老生天津的王则昭老先生。



//www.oliviahoang.com/wzzx/gsyz/hqpp/2023-07-31/830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