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打印

由丘吉尔的战略抉择所想到的

作者:zhang88   来源:红色文化网  

    

         由丘吉尔的战略抉择所想到的  

     ——谈“恐怖主义”与全球战略的重大关联  

   

    第二次大战期间在英国当政的丘吉尔是一个著名的人物,一生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言,其中很多是军事战略方面的。1941年6月,法西斯德国发动了对苏联的战争,当晚,邱吉尔就发表了著名的广播演讲,宣称“俄国的危险就是我国的危险”,表示要和苏联并肩战斗,直到取得最后的胜利。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因为他的推动,英国在极端的困难下开始了对苏联的军事援助,一批又一批的运输船顶着北大西洋的滔天巨浪,拼着50%的损失率驶向摩尔曼斯克。有人问丘吉尔:怎么可以与邪恶的斯大林合作?丘吉尔回答说:假如希特勒进攻地狱,我愿意与地狱进行合作,只要能打败希特勒。甚至有人演绎成丘吉尔说:如果魔鬼能帮我打败希特勒,我将同魔鬼合作。这句话,成了丘吉尔的名言之一。  

    确实,没有谁比丘吉尔更仇视苏联的了,他一直把共产主义视为洪水猛兽,一直以顽固死硬地反共反苏知名,他是西方反苏武装干涉的积极组织者,视苏联的领导者斯大林如魔鬼一般。正如他自己在英国下院的演讲中所说,“在过去25年中,没有一个人像我这样始终一贯地反对共产主义”。事实上,反共反苏一直为丘吉尔矢志所不移。二战一结束,丘吉尔就搞了一个著名的富尔顿“铁幕”演说,拉开了东西方冷战的大幕。  

    但是,坚定的反共反苏信念丝毫没有影响丘吉尔战略在历史关键时刻的战略抉择。丘吉尔之所以著名,并不在于他善辞令、多警句,关键在于他在重大历史时刻所表现出来的勇气、决心和超人的战略智慧。同苏联结盟,同斯大林携手合作,这是丘吉尔战略智慧的峰巅作品。苏联和斯大林是丘吉尔的敌人,当另一个敌人更危险、更致命的时候,丘吉尔毫不犹豫地同他心中的魔鬼站在了一起,携手并肩,一起赢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这在战略上给了今天的后人以深深的教益。  

    当今世界也有被形容为魔鬼的,这个幽灵已在全世界徘徊,被描述得甚至比魔鬼还可怕,这就是所谓的“恐怖主义”,这个“恐怖主义”与“分裂主义”、“极端主义”有密不可分的联系,与塔利班、基地组织属于同盟关系,也与原教旨主义、泛伊斯兰主义、泛突厥主义有着一定的血缘连带,隐然已成为一股强大的力量,令人谈虎色变。在相当一些人的心目中,这大概就是当今国际社会的魔鬼,我们且不妨就以魔鬼称之。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的推动下,魔鬼及与魔鬼有关联的组织、势力及地域范围越来越大,以恐怖主义为核心,以宗教极端势力及民族分裂势力为中坚,以与它们有瓜葛、有联系的国家、组织、主义为外围,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体系,这个体系向外辐射着力量与影响,在全球力量架构中的比重与影响日渐突出,日渐严重地影响着全球的战略动向,也给我们的观察、了解和认知带来了一个全新的课题。  

    我们到底应该如何看待和评价这股正在崛起的战略力量呢?  

    一、绕不开的战略险滩  

    911事件后,美国宣布对恐怖主义开战。以支持和反对为界限,世界被划分成两个截然不同的阵营,当时的美国总统布什公开宣布,“世界上所有国家应做出选择,要么站在美国的一边,要么站在恐怖主义的一边”。 并威胁将针对恐怖主义组织和向恐怖主义组织提供庇护的国家发动军事打击。一些国家被美国视为支持恐怖主义,成为美国定义下的“邪恶轴心”的一部份,成为军事打击的可能对象。这其中没有中国。因为911事件后,中国选择站在美国一边,非但没带来挑战与冲击,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有了一种解脱感,如果不是发生911事件及随之而来的反恐战争,中国在那个时候就很可能就要成为美国及西方战略“关照”的主要对象,而911事件彻底打乱了冷战后美国的战略步骤,对此,相当一些人暗呼侥幸,并为此出了一口长气。  

    但是,美国的反恐战争并不单纯。反恐是手段、是招牌,其目的还是维护与加强美国主导下的世界经济政治秩序。这一点,美国的政策目标是非常清楚的。美国已经明确无误地宣示,这是一场文明的争夺战,美国发起反恐战争的目的,就是要进行“一场21世纪的意识形态决战”,进行一场“西方的民主自由力量”与“伊斯兰法西斯主义”的决胜战。也就是说,不决出胜负绝不罢休。  

    这样一来,美国所发动这场特殊的战争就成了一个“没有界限,没有底线,没有时限的 “三无”作品,范围无限扩大,手段无限发展,时间无限延长。美国现在正在做的,就是使反恐在时间、空间和内容上无限伸展开来,使之扩大化最大化,以反恐为“标”为“表”,以控制世界谋取至高无上的霸权为“本”为“里”,把二者高度统一起来,以“名”掩“实”,借反恐的名义打击一切与美国对立的国家和组织,攻城略地,进据要津,掌控资源、建瓴高屋,向世界各地渗透扩张,从而达到深化美国全球霸权体系的目的。  

    这样一来,霸权国家就将在现有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地做大做强了。如果它能在反恐问题上一统江湖,那么下一步就能在它所愿意进行的一切有关意识形态和文明发展模式方面的对抗中更加为所欲为,更加不可势不可挡,强权就将变得更加强势,更加如滔天洪水般扫荡一切、摧毁一切。   

    这样一来,所有新兴大国就都不可避免地面临着一个严峻的战略课题:是不是要一直跟着美国走下去?如果一直这样走下去,照着美国开列的单子把那些“邪恶”国家一个一个地敲掉,到最后会不会轮到自己?“会不会来一个自己挖坑自己埋?最后会不会是要连哭都找不着地方呢?  

   只管低头走路而不抬头看路,很容易迷失方向。有魔鬼的世界当然很不美妙,但是,让霸权更加做大做强的前景就能让我们树立起未来的日子更好过的信心吗?  

    二、战略选择必须权衡利弊得失  

    战略选择必须遵循利益逻辑,必须根据利益的远近、轻重、缓急进行深入细致的剖析。  

    第一,“恐怖主义”是破坏性的力量,它破坏的主要指向是霸权主义的世界体系。  

    无论是人体炸弹还是路边炸弹,也无论是撞大楼还是炸飞机,恐怖主义所到之处死伤枕籍,残垣断壁,电视画面映留给世人的,多是这样一幅幅残酷的画面。破坏,这大概是相当多数的人对恐怖主义的第一印象。在宗教狂热的驱动下,包括“三种势力”在内的一切破坏力量给当今世界以巨大的震撼。中国也不例外,中国也是包括恐怖主义在内的“三种势力”的受害者。发生在新疆的7·5事件、发生在西藏的3·14事件都是这种破坏的直接反映。打击包括恐怖主义在内“三种势力”,也是中国所高度关注的事情。  

    但是,任何破坏行为都是有目的的,有着明确的目标指向。就整体而言,恐怖主义破坏的主要对象是美国以及美国主导下的中东秩序、中亚秩序和不合理的世界政治经济秩序,美国是他们的敌人。可以说,没有美国就不会有现代恐怖主义的勃兴,没有西方从殖民时代开始的压迫,就不会有伊斯兰原教旨主义、泛伊斯兰主义和泛突厥主义的生存土壤。  

    而中国不是他们的敌人,也并不是他们的针对的主要对象。这一点,世人皆知。  

    第二,霸权主义是当今世界秩序的操控者,它的目标是确保并进一步加强美国在全世界的统治地位。  

    美国是唯一的世界性的帝国,它的军事基地遍布世界各地,它的利益触角伸到全球的各个角落,在人类的历史上,还从来没有一种任何形式的国家或国家集团达到这样的程度。从这个意义上说,美国的世界霸权达到了人类从未有过的顶峰,全球的每个国家都被笼罩在美国的阴影下,或者说都不能不在美国的阴影下存在。正因如此,对世界负责几乎成了美国当政者口头禅。表面上,美国打着推进全球民主,促进全球发展与繁荣牌子,打扮着一幅主持真理、坚持正义的面孔,以全球管理者自居,但实际上,这是一个自私自利的帝国,所谓的全球责任,完全是以服务美国发展、服从美国利益为前提的。从美国的利益出发,它扶持一切驯服于美国的政权,而不管这个政权是多么封建与腐败,目前全球多数王权国家都在倚美国为靠山就是明证;它打击一切不驯从美国的力量,而不管这些力量是多么进步与正义,如美国对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和对巴勒斯坦人民独立自由的打击与压制。更重要的是,对一切可能挑战美国优势地位的国家,美国都要予以打击、遏制以至颠覆,美国是不允许任何超越的,任何与美国争夺战略优势的国家都将成为美国的敌人。直到前些日子,美国总统奥巴马还明白无误地宣称,美国绝不做第二,要誓死捍卫美国世界第一的位置。  

    所以,霸权国家控制世界,必然要把控制大国当做核心任务。巴拿马需要控制,那是因为有巴拿马运河,不然巴拿马不会引起美国的重视,控制巴拿马的最终目的还是通过对运河的控制而扼住大国的海运咽喉;新加坡重要,是美国的重要伙伴,那完全是因为新加坡长在了马六甲海峡上,美国与新加坡战略合作的最终目的还是要通过对海峡的控制而扼住大国的海运咽喉;大国是霸权帝国的挑战者,霸权帝国的本能决定它必须把大国控制住、压制住,只有摧毁一切可能的替代者,才能保住霸权的宝座,而这些可能的替代者不会是巴拿马,也不会是新加坡,而只能是老牌大国与新兴大国。这其中,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等西方大国都在美国的怀抱中,即或其中有些国家有一点摆脱美国的心理及冲动,但再美国事实上的军事占领下,不过是痴心妄想而已,;前苏联被搞垮了,后来的俄罗斯被严重削弱了,剩下一个中国,美国会撒手不管、放任自流吗?  

    中国是美国正重点防范、遏制的对象,这在美国诸多国家层次的评估报告中已明白无误地加以说明(中国的专家一般都解释为相关部门的冷战思维,是出于美国国内政治的需要而应付差事,是做不得数的)。种种动向表明,一旦条件与时机成熟,中国就将成为美国全力加以解决的“问题”,除非中国变成如日本那样,一头扎进美国的怀抱,如此美国才能放心。  

从这个意义上说,不管中国主观上有没有挑战美国的动机与意愿,也不管中国多么信誓旦旦地保证不称霸,但客观上无法避免地构成了对美国的挑战,必然要成为美国的战略对手。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必定将面临着来自美国的越来越沉重的战略压力,这一点,也可以说是世人皆知(需要声明的是,中国的专家学者们一般不承认这一点,他们一般认为中国与美国会永远地好下去,直到海枯石烂、地老天荒)。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美国时刻都在为最后的摊牌做准备。  

    顺便说一句。正因看到了这个动向与契机,所以最近一个时期以来印度在战略上才空前活跃,认为机会来了。照此光景,今后印度还会更加活跃。  

    三、战略决策必须高度理性,不能感情用事  

    人们的取向选择往往受制于自身的好恶,这在日常生活中极其常见,但在进行战略思维时则必须把任何感情的因素抛在一边,只能本着绝对的理性来进行,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分清主次、轻重、缓急、深浅,才能收到“两害相权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的效果,实现自己战略利益的最优化。我们认为,在“恐怖主义”与世界战略的关联性方面,结合他人的战略智慧,有必要从如下几个角度进行一番深入的思考。  

    1、主要的威胁来自何方  

    正确地判断主要威胁和威胁的主要方向,是战略决策中第一个重要的问题。在人类的战略史上,从未有因为基本方向错误而能取得胜利的先例。而且越是情况复杂紧急,越是急需做出准确及时的判断。  

    丘吉尔在这个问题上是比较高明的。早在1934,当英国上下还一片仇苏绥德的时候,他就提出了要同苏联联合的主张。到1939年他更明确指出,“没有强大的东方战线,我们在西欧的利益就不能有令人满意的防卫;而没有俄国,也就不能有强大的东方战线。” 他主张同苏联签订协定,批评英、法在莫斯科谈判中的消极态度。苏德战争爆发后,丘吉尔毫不犹豫地迅速采取行动,为取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中国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也是非常英明的。新中国成立后,主要威胁是谁,来自哪个方向,不辩自明,没什么复杂的。但是,进入七十年代后,世界形势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毛泽东主席委托几位老帅集中一个时期研究国际战略形势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几位老帅进行了几个月的研究,最后提出了结论性的意见,这个意见就是:中苏矛盾大于中美矛盾,美苏矛盾大于中苏矛盾。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战略判断,就是这个判断,奠定了中美苏“大三角”战略指导的基础。  

    现在我们面临着什么的情况呢?  

    毫无疑问,包括恐怖主义在内的“三种势力”是我们的威胁,但是同时我们也必须认识到,不管“三种势力”如何猖獗,如何做大做强,但是就只凭他们,永远也不会对中国构成颠覆性的威胁,只要我们敢于拿出重手,使出霹雳手段,他们只能抱头鼠窜,销声匿迹。  

    但是,对于霸权的超级大国我们能有这样的战略把握吗?霸权大国现在可能还不是直接的现实的威胁(这非常可疑,老百姓一般都认为是,但多数专家学者都说不是,而且越是与美国及西方有密切联系的越说不是),对中国可能还在接触与遏制并用,两手都在抓,两手都很硬,但这只是目前情况而言,如果它进一步打败目前的挑战对手而变得更加强大呢?有谁能保证它不会有朝一日对中国动手呢?即使有人拍着胸脯保证,但哪个战略指导者又敢把国家民族的命运寄托在别人的善良上呢?而一旦发生战略摊牌,这个威胁难道不是颠覆性的、不足以致命吗?  

    2、敢与魔鬼共舞是战略的高境界  

    人的每一件工具都是自造出来了,战略上的每一种资源也都是挖掘培育起来的,在战略环境中从来不会有任何人事先准备好了的美妙伙伴和助手,而只能是通过能动的努力去变废为宝,化害为利,其中,敢于同魔鬼共舞,驱魔鬼为己所用,是战略最高层次。有钱能使鬼推磨,而有智慧能让魔鬼拉磨。前面说的丘吉尔是这样,就是美国的战略运用也是这样。别的不说,就以现在跟美国对着干的塔利班而言,这个被美国定义为恐怖主义的组织,当年不就是在美国的大扶持下成长起来的吗?出于抗击前苏联的需要,当年美国通过各种手段武装扶持阿富汗的各种伊斯兰““圣战” 组织,其中就有塔利班,这是塔利班得以发展壮大的重要外部条件。只是时过境迁,他们现在又反目成仇了而已。  

    利用包括“恐怖主义”在内的“三种势力”给战略对手制造麻烦,这是美国的一贯做法。不错,美国现在是在与“恐怖主义”作战,但针对中国的各种带恐怖色彩的宗教极端活动、民族分离活动,哪一个没有美国支持庇护的影子呢?指责什么美国搞双重标准,不是隔靴搔痒、不着边际吗?在战略上这样无知,恐怕连美国人都要耻笑了。  

所以,不能因为我们是“三种势力”的受害者就把所有与之沾边的势力、主义、组织及国家一概而论,人云亦云,跟着西方的舆论起哄,跟着美国的指挥棒转,生怕与他们有一点粘连。我们应该正确区分针对中国的“三种势力””与其方面所谓“的恐怖主义”的不同性质,不给他们贴上一样的标签;正确区分所谓的“恐怖主义”与伊斯兰世界反压制、反侵略斗争的不同性质,不给他们一样的对待,分出类别,分清性质,去伪存真,鼓励、调动并发挥其中的积极因素和积极作用,敢于同被西方视如洪水猛兽,视为魔鬼的力量共舞,这才是战略上勇者与智者的本色。  

    3、连横合纵不可或缺  

    “世界上所有国家应做出选择,要么站在美国的一边,要么站在恐怖主义的一边”。按照这个逻辑,任何一个国家都必须表态站队,骑墙不行,和稀泥也不行,这就是美国的逻辑。这叫什么?这是典型的霸权嘴脸,是典型的目空一切。在人类曾有过的任何一个帝国的历史上都从来没有这样霸道的行径。记得汉武帝时西域有一个小国,二于汉匈之间,武帝责之,回曰:小国于大国间,非二不得活。武帝置之不问。可见,美国政客的胸怀与识见,比之二千年前的中国古人差得太远了。  

    这就是当代世界霸主的真实面目。但是,作为一个新兴大国,是无法也不该随着霸主指挥棒转动的。不管专家学者有关融合、一体化鼓噪的多么厉害,我们这个世界的战略演绎注定还要极尽权谋、纵横捭阖的。不能因为美国划线,世界就只能壁垒分明,就只能让美国一超独大。二战以后的世界是两极的世界,许多国家只能在战略的夹缝中生存。在一代领袖的苦心驾驭下,七十年代终于出现了可喜的战略“大三角”局面,惜乎好景不长,“三角”又回归两极,不久一极坍塌,从此全球的战略天平彻底倾覆。现在,一个与世界霸主相对立的力量体系冉冉升起,这不是弥足珍贵的战略资源吗?  

    这个趋势发展下去,符合一切新型发展中大国的利益,也符合战略平衡原则与均势理论,世界是不是多极化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有纵横捭阖的空间。  



//www.oliviahoang.com/wzzx/xxhq/qq/2013-05-02/183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