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打印

《芳华》,你背离了中国军人的价值观

作者:刘晓俊   来源:海疆在线  

《芳华》,你背离了中国军人的价值观

——从《高山下的花环》与《芳华》价值观对比中探讨我们应坚守的历史观

刘晓俊

日前,人们对《芳华》的争论比较多,有从艺术的,文化的,人性的,细节的角度分析,有从历史的,客观的,辩证的角度进行分析,好象都有道理。到底应如何看待《芳华》?出于一种思考的惯性,本人将《高山下的花环》与《芳华》所蕴含的价值观作以对比,以此剖析《芳华》所宣扬的精神本质,并进而引申到我们所应坚守的历史观的思考。

《高山下的花环》是在战争进行中拍摄的影片,编剧导演,主要演员等都是军人。为了搜集素材,编导们几次深入前线体验生活,记得他们有一次在前线与官兵共同战斗生活了40多天。通过战争拍战争,通过军人演军人。《高山下的花环》一经播出,就得到了前线将士、社会民众的高度认可,它正确的反映了这场战争,正确的反映了战争中中国人民解放军这个群体,正确的反映了战争中军人这个个体。它的价值观和战争精神反映的是一个真实的历史,一个真实的军队,一个真实的时代。正因为如此,它才能引发了军队和社会的共鸣。无疑,《高山下的花环》是成功的!能得到历史主人公们的认可更是难能可贵的,它体现了文学对社会负责,对历史负责的精神!

《高山下的花环》它的成功之处在于体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固有的“革命主义,集体主义,英雄主义”价值观,集体英雄主义作为一种革命精神,在长期的的教育和军事活动实践中已经内化为每个军人的性格,成了我们这个民族面对侵略所表现出来的应有的精神气质。《高山下的花环》不仅是属于那场战争中的军人,它还属于我们这个民族。

《高山下的花环》用集体英雄主义解读军人与战争,真实的反映了这个军队的优良传统和战争中的军人形象,而这支军队也正是用集体英雄主义精神武装起来的军队,军人在战争中又切实用生命实践了集体英雄主义精神,所以它能得到军人的认可,引发时代的共鸣。

我们再看看《芳华》所反映的价值观,它是用什么价值观解读军人与战争?它是用极端个人主义来解读,用极端个人主义解读军人,用极端个人解读战争。用个人的得失,个人的心理体验,个人精神状况来解读一个群体,解读一场战争,解读军人与军人之间的关系,这是《芳华》自始至终贯穿的立场和主线,也是它所宣扬的价值观和文化主基调。这才是《芳华》之所以引发舆论争论的根本所在。

其实,看看《芳华》产生的过程,它所解读历史的切入点为什么是极端个人主义而不是集体英雄主义,就不难理解了。它的编剧与导演虽然也曾经穿过军装,但都是非战斗单位,他们并没有在军队基层生活过战斗过。只是机关大院里的文艺兵,军人都知道文艺兵在军队的地位和作用。尤其是编剧严歌苓,在部队期间因个人主义膨胀,不能正确看待和处理健康的军人之间的关系,曾受过部队的处分,后来个人生活一再受到挫折和打击,离开军队,离开中国,定居美国,在美国生活至今。

能反映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精神特征的是集体英雄主义还是极端个人主义?谁最有发言权?当然是为了国家的国防事业而献身的中国军人这个群体本身最有发言权!不是什么名人大V,更不是什么个别人或少部分人!

由此引起了一个严肃的话题讨论。对待一个历史事件,对待历史事件中的群体和个人,我们应该怎样看待?应该放到一个怎样的逻辑框架内审视?

今天,对于历史事件,历史主体,历史人物的宣传杂乱纷纷。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对文革的反思,随着伤痕文学的泛滥,加之西方对我国的文化参透战略,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当然包括文学领域)出现了一股逆流,把反思文革演变成了反对毛泽东思想,甚至有人公然质疑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他们针对党的领导宣传西方宪政思想,针对军队宣传“军队非政治化”,针对政府宣传绝对的言论自由和司法独立,以此来打压政府行为。在这种背景下,虚无历史,丑化历史,歪曲历史,企图改变当代人对待历史的态度,从而引导人们否认当代社会主流价值观,否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精神,一些西方组织借用非政府组织之名而对我从事反政府之实,利用网络舆论平台把塑造反社会人格当成一项长期战略在执行,对当代青年影响非常恶劣。在这些现象的背后,需要我们反思的是,我们应该怎样客观的,科学的看待历史?怎样给这些杂乱现象一面理性的镜子,使人们回归到正确的立场上来?

历史长河中既有澎湃的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也有反人类反社会,阻滞社会发展的反动的人和事,我们如何看待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是站在人性的角度解读历史还是站在社会发展的角度解读?到底让我们的后人怎样才能懂得什么是历史的“是”,什么是历史的“非”?作为历史的继承者,应该用怎样的理性完成历史与现实的对接,实现历史与现实认识上的统一?

毛主席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根据马克思主义原理提出了我国文化发展的方针,即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通过中国人民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检验,这是一条正确的指导我国文化事业健康发展的道路,对于我们今天的文化事业的发展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其政治精神仍然值得我们借鉴。

根据毛主席的文化工作方针,结合目前社会文化环境和历史发展规律,笔者认为,在当前尤其要坚守“革命的,人民的,科学的历史观”。“革命的”的历史观,即观察历史应站在“推动社会历史进步”的立场来看待历史。不论是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还是一个社会群体,其在民族历史进步过程发挥了什么作用?是参与者、旁观者还是反对者?是历史进步的推动者还是迟滞者?这应成为我们观察历史的基本立场,没有这个立场,我们很可能是非不辩,美丑不分。这几年出现的歌颂蒋介石,批判革命英烈事件的背后,都是其对待历史的态度背离了“革命性”的结果。“人民的”历史观,即我们宣扬的历史必须是以人民为主体的历史,必须反映人民群众的历史史实和心理面貌,必须反映人民群众的精神追求,必须反映人民群众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同时,我们对历史的描述和评判必须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可。一切背离人民群众主体,宣扬个别人或一小撮人的利益、观点、情感、精神的历史观,我们都必须大张旗鼓的反对。因为,一切背离历史主体意志的历史都是不公正的历史!“科学的”历史观,即在历史史料的分析和评判的思维活动中,必须坚持“人民性,逻辑性、实践性的统一”。反对一切唯心主义历史观,反对一切用个别人的情感体验过程代替对历史事件的描述和评判,因为个人无法代表历史主体,情感体验无法反映历史事件背后社会力量的内在联系和社会矛盾运动的因果关系。尤其要坚持历史与现实的实践统一性,割裂历史与现实的内在统一性而解读历史是一种人为臆测,是一种不尊重历史客观的态度,是对历史精神的误解误导。

用“革命的,人民的,科学的”历史观反观《芳华》,其反映历史的狭隘性、主观性、浮浅性就很明显了,因为它背离了军人群体的主流价值观,背离了军人群体勇于牺牲个人而保卫国家安宁的集体英雄主义精神,割裂了“改革前与改革后”政治上的内在统一性。用个人命运,个人情绪来诠释一个历史事件,一个时代,一个伟大的军人群体的这种唯心主义历史观是注定不能成功的。



//www.oliviahoang.com/wzzx/djhk/wypl/2018-01-01/48046.html